旦增曲培一家人在過林卡。
旦增玉珍過生日。
旦增曲培與朋友過林卡。
旦增強巴。
旦增德顋。 文/圖 記者 旦增玉珍
跨越半個世紀(jì)的四張童年照片,串聯(lián)起旦增曲培、旦增玉珍、旦增強巴、旦增德顋——這個家庭三代人的成長軌跡。從20世紀(jì)70年代的膠卷到21世紀(jì)20年代的高清影像,他們的童年記憶如同時光的褶皺,層層展開。50平方米的土坯大雜院變?yōu)?25平方米的單元房,再躍升至獨棟別墅;全藏文課本被多媒體教學(xué)取代;巷陌里滾動的鐵環(huán)化作恒溫泳池的浪花,勾勒出一代代兒童生活翻天覆地的蛻變圖景。
童年記憶:物資匱乏年代的溫暖
?。?970—1980年)
1972年出生的旦增曲培,是家中六個孩子里最小的。在他的記憶里,童年是八朗學(xué)大院里鄰里間互幫互助的暖心情景,是巷子里鐵環(huán)滾動的清脆聲響,更是全家人圍坐在50平方米土坯房里的溫暖時光。
“那時候拉薩的樓房很少,八朗學(xué)大院是兩層的土坯房,20多戶人家共用一個帶門簾的廁所。”回憶起童年,53歲的旦增曲培說,家中六個孩子擠在兩間屋子里,父母的床沿就是他的“專屬座位”。
物資匱乏的年代,快樂簡單且純粹。用羊骨磨制的“骰子”玩游戲;把石子當(dāng)作彈珠比賽投擲;在草坪上過林卡,一玩就是一整天;在城關(guān)區(qū)嘎瑪貢桑的田野里追逐野兔。
旦增曲培記得,小學(xué)課本全是藏文,直到初中才接觸漢語教材。“教室里兩個人共用一張木桌,椅子腿是拼上去的,得刻上名字防止‘調(diào)包’?!钡┰銮嗷貞浀溃?dāng)時沒有九年義務(wù)教育,許多孩子小學(xué)畢業(yè)就外出務(wù)工,而他能堅持讀書,得益于父母的堅持。
“六一”兒童節(jié)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,3個煮雞蛋、新紅領(lǐng)巾,還有父母帶著去宗角祿康公園過林卡,“看姐姐們戴紅領(lǐng)巾我就很羨慕,覺得戴上它就是‘小大人’了?!?/p>
在憑票換取物資的年代,食物承載著最深刻的童年記憶。父親偶爾從單位帶回的大白兔奶糖是“奢侈品”,母親會把糖藏在衣柜里,孩子們則玩起“尋寶游戲”。過年分牦牛肉的場景更讓他記憶猶新,全院20戶人家合買一頭牛,孩子們抓鬮分肉,曬牛肉干的香氣彌漫整個大院。為了一雙50元的皮鞋,母親還借了5元錢才湊夠?!澳鞘俏业谝浑p新鞋,下雨天舍不得穿,一穿就是五年?!?/p>
屋檐之下:成長軌跡截然不同
?。?990—2010年)
當(dāng)?shù)┰銮嗟呐畠旱┰鲇裾湓诎死蕦W(xué)大院追逐嬉戲時,祖父輩的土樓已“化作”四層磚房。50平方米蝸居修建成125平方米的三室一廳。臥室里,小霸王游戲機的卡碟整齊地碼在一旁,衣柜里的蓬蓬裙擠作一團?!爸苣┌讶棺尤佋诖采?,扮七仙女玩耍,是我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!”在時代的變遷中,她體驗著與父輩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。
“我家的老房子變成了單元樓,每層都有公廁,家里還有了獨立廚房和衛(wèi)生間?!钡┰鲇裾渲钢鴫ι系拿餍呛蠡貞洝K呐P室里擺著書桌、電視和小霸王游戲機?!爸苣┙信笥褋砑依锿妗壃旣悺蛘甙讶棺尤鰜硗娼巧缪?,這是屬于我們的‘秘密基地’?!毕噍^于父親那代人“新三年舊三年”的穿衣習(xí)慣,她的衣柜里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裙子,“過年穿的新衣服不用收起來,平時也能穿?!?/p>
當(dāng)她踏入父親曾就讀的學(xué)校時,教室里的木質(zhì)黑板已變?yōu)榇判园装??!拔覀兊恼n本是雙語教材,還有美術(shù)、音樂、計算機課。操場鋪了塑膠跑道,運動會時爸爸總說‘現(xiàn)在的孩子真幸福,我們那時候只有土操場’?!?/p>
冰箱里永遠(yuǎn)有飲料和水果,零食柜里的薯片、巧克力取代了大白兔奶糖……相較于父親在巷子里滾鐵環(huán)的童年,旦增玉珍的周末時光是滑旱冰、用mp3聽歌。
2005年弟弟旦增強巴出生后,家里添置了電腦,這個比她小8歲的男孩,童年更多是在虛擬世界里度過,“他很少出去和小伙伴玩,iPad不離手,爸爸總說他缺了點‘地氣’?!?/p>
大院里的角色扮演游戲消失了,同一屋檐下的姐弟倆,在時代變遷中的成長軌跡截然不同。
全息時代:少女的多元成長圖鑒
?。?010年至今)
視頻通話窗口里,旦增玉珍七歲的侄女旦增德顋頭戴米奇發(fā)箍,身后迪士尼城堡綻放煙花?!靶」每矗“籽┕骱臀椅帐掷?!”2018年出生的旦增德顋,是家族里的“小太陽”,“周末爸爸媽媽會開車帶我們?nèi)ゼ{木措露營。”與姑姑旦增玉珍的旱冰場記憶不同,她的娛樂清單里有卡丁車、樂高、食玩和親子烘焙。
當(dāng)?shù)┰龅骂|走進(jìn)拉薩的小學(xué)時,教室已配備了智能白板和投影儀?!袄蠋熃裉鞄覀?nèi)ゲ┪镳^參觀了,我看到真的雙體陶罐了?!背巳粘Un程,她還在興趣班學(xué)習(xí)藏文書法和小提琴,“爸爸每周帶我去看他的橄欖球比賽,特別有意思?!?/p>
超大衣帽間掛滿了樣式各異、色彩艷麗的童裝,庭院里停著遙控賽車,電視旁放著Switch,專屬iPad里收藏著藏文書法作品與各種旅游博主的vlog。那些曾讓祖輩視若珍寶的皮鞋、令父輩口饞的德克士炸雞,在旦增德顋的生活中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。
從旦增曲培的滾鐵環(huán)到旦增德顋的Switch,從八朗學(xué)大院的公共廁所到獨棟別墅的智能家居,四張照片串聯(lián)起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成長史,更是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社會進(jìn)步的縮影。三代人的童年記憶雖各不相同,但對生活的熱愛始終如一,快樂永遠(yuǎn)是童年最動人的色彩。
旦增曲培在八朗學(xué)大院門口拍照留念。
版權(quán)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(quán)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。